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二期工程
时间:2021-03-10 字体:[ ]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二期工程为一期的北延长线,是联系大空港及会展片区、宝安沙井、松岗片区、光明新区,协调沿线产业聚集区(大空港片区)和居住配套区(沙井和松岗片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线;是支撑深圳市西部发展轴带建设,支撑空港新城地区、沙井及松岗片区城市发展,缓解片区交通拥堵、完善外围片区轨道交通覆盖的普速线路。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共设车站6座(其中换乘站1座、装配式车站1座),平均站间距约1.34km,最大站间距为海上田园东站~蚝乡站区间,长度为2.15km;新建东宝河停车场1座,位于东宝河以南、在建外环高速北侧及广深沿江高速东侧的三角地块内,出入线于海上田园东站~蚝乡站区间及蚝乡站分别引出,采用“八字”接轨方案与东宝河停车场衔接。

本工程合同额61.85亿元,合同工期1827天,计划于2025年12月28日竣工通车。

二、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一)工程特点

本工程线路位于宝安区,原始地貌为海积冲积平原地貌,主要地质为人工填土、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砂土、黏性土,下伏基岩为混合花岗岩,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主要有人工填土(填块石)、软土(淤泥、淤泥质粉质黏土)、中砂、风化岩及残积土、风化深槽及岩面起伏等,施工地质条件复杂。线路主要沿民丰路、蚝乡路、规划沙井路、沙江路地下敷设,周边商业区、居民区鳞次栉比,沿线人流、车流量较大,周边环境复杂;线路长距离穿越工业厂房、民房等建(构)筑物,安全风险高。本工程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本工程科技含量高,总体建设要求高,对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意义重大。

(2)本工程工法多,影响因素多,工期压力大。

(3)沿线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分布广,施工安全风险高。

(4)本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前期工程量大,协调任务繁重。

(5)线路多次穿越周边建(构)筑物、河涌及高速公路等,安全风险突出。

(6)毗邻珠江口,生态保护要求高;穿越宝安区老城区,环境保护、和谐施工难度大,文物保护要求高。

(二)工程重难点

(1)前期工程与征拆工作对工程进度影响大,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重难点。

(2)精心制定专项防护措施,降低车站和区间施工对既有地铁、高速公路、铁路、河流等的影响是本工程的重难点。

(3)减少工程对周边人员、设施、环境的影响,确保沿线和谐施工是本工程的重难点。

(4)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是本工程的重难点。

(5)本工程站后专业复杂、接口众多,通过组织协调,实现各专业无缝对接,快速推进工程进度是重点。

(6)应用推广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化处理与传输,实时掌握现场信息,提高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是本工程的重点。

(7)装配式车站构件的生产、运输、拼装施工,是本工程实施的难点。

(8)沙三站大尺寸组合顶管暗挖施工是本工程实施的重难点。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二期工程走向示意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