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工程概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工程是穗莞深城际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深圳机场站,出机场后下穿西湾,经碧海高尔夫俱乐部至宝安大道,沿宝安大道地下敷设,经宝安区航城、西乡、新安街道至前海综合交通枢纽,设终点站前海站。线路全长15.18km,全线地下敷设,设西乡、宝安、前海3座地下车站。
公司承建的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工程Ⅱ标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主要位于宝安区和前海,线路全长约8.4Km,包含西乡站~宝安站区间、宝安站、宝安站~前海站区间、前海站(含变配电所)、前海站~终点区间,共2站3区间。线路速度目标值为160Km/h,CRH6F型动车组,8辆编组,计划开工日期2020年6月30日,竣工日期2024年12月31日,总工期1645日历天。
本项目中标价43.75亿元,包含主体工程、交通疏解工程(含路灯改迁及恢复工程)、给排水管线改迁及恢复工程、中低压燃气管线改迁及恢复工程、次高压燃气改迁及恢复工程(本专业最终根据政府及产权单位要求决定是否纳入)、绿化迁移工程、零星拆迁及恢复工程。
二、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一)工程特点
(1)本项目为穗莞深城际线南端延长线,总体建设要求高,对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意义重大。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深圳机场至前海段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前海地区对外联系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深圳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深圳前海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至关重要。项目总体建设要求高,建设施工、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产业工人培育、工程质量提升、机械化施工水平、智慧工地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要求高,对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意义重大。
(2)工程规模大、专业接口多、综合性程度高,影响因素多、工期压力大。线路全长8.4km,均为地下线,线路沿濒海横穿宝安区和前海区,共设2站3区间(含1变配电所、1折返线和1工作井),主要包括前期工程、土建工程、常规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涉及明挖顺作法、明挖逆作法、盾构法和矿山法(含冷冻法、MJS注浆工法)施工。工程规模大,专业协调接口多,综合性程度高。
(3)沿线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分布广,施工安全风险高。属濒海施工典型区域,沿线主要地貌单元以DK12+900里程为界,分为冲洪积平原带和海冲积平原带,地质条件复杂,填块石、淤泥地层、风化岩与残积土、花岗岩差异风化(孤石)等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分布广。人工填块石、淤泥地层对基坑开挖和支护影响大,围护结构施工易造成槽(孔)的坍塌及结构的变形;花岗岩差异风化(孤石)、基岩凸起、上软下硬等地层易导致盾构掘进困难,刀盘磨损严重,甚至卡盾等风险;矿山法区间全风化花岗岩地层中施工,地下水渗透性强,遇水扰动后强度降低,安全风险高。
(4)宝安站周边环境复杂,前期工程量大,协调任务繁重。宝安站位于宝安大道与裕安一路交叉口以东,住宅与商铺密集,周边施工条件复杂。管线种类繁多、空间分布复杂,涉及16条给水、雨水和污水管线的迁改,工程量大,特别是4500×2000雨水箱涵和DN1000给水管的迁改,协调和管线保护要求高,需严格执行管线保护7个100%的要求;涉及乔木迁移1974株、灌木及地被清理25867m2,绿化迁移景观再造要求高;涉及7处DN250、DN400中低压和1处DN508次高压燃气管线的迁改,专业化程度高;车站周边车流量大,受条件限制,车站施工与交通导改分期多,围蔽时间长,交通疏解难度大。前期工程涉及方案稳定、占道、碰口、验收等,手续繁多,协调工作量大。
(5)线路多次穿越既有运营线路及周边建(构)筑物,安全风险突出。线路主要沿宝安大道、湖滨西路及规划枢纽大街地下敷设,区间隧道穿越既有地铁5次、规划地铁2次、市政桥梁2次,穿越市政地下工程3次(桂湾一路地下市政道路、桂湾片区地下车行联络道、滨海大道地下道路)、穿越地下室1次(冠泽金融中心裙楼),沿线主要建筑以居住小区、学校和办公楼等为主,环境复杂敏感,安全风险突出。
(6)工程边界条件复杂,前海站涉及与前海枢纽建设时序的协调。前海站东侧紧邻前海国际T1~T8商业地块,涉及与地块共用围护结构长达480m。其中T2、T4两项目已先于前海站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地下室回筑,需协调两基坑在前海站开挖前回筑完毕;T1、T3计划7月开工,需与相关单位进行建设时序方面的协调。另外,与其他地块共用围护结构的,需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对接,稳定边界条件,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有序高效推进本项目的施工。
(二)工程重难点
本工程环境复杂,协调任务重,专业接口多,综合管理要求高,工程重难点是建设组织管理的重心。
(1)前期工程与征拆工作对工程进度影响大,是本工程施工的重难点。宝安站绿化迁移数量多,高大乔木多,迁移难度大;管线迁改涉及碰口20处,协调及保护要求高;涉及8处中低压和1处次高压燃气管线迁改及恢复工作,专业技术要求高;分三阶段四期进行交通疏解,分期多,工作量大,加之周边用地紧张,场地布置狭窄,施工组织难度大。同时周边存在超高通信铁塔、10kv电缆横跨车站敷设、110kv电缆沿北侧辅道平行车站敷设,拆迁专业化程度要求高。此外,存在不明产权的通信管线较多,制约后续主体工程的施工。
前海站目前为在建工地,参建单位多,临时设施集中布置,且均处于使用状态,迁改协调难度大。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绿化迁移等前期工程存在与工程主体施工交替进行,持续周期长;同时各项前期工程涉及区域广、参与单位多、权属和相关部门多,互相交叉关联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不可控因素多,对工程进度影响大,是本工程施工的重难点。
(2)精准施策,降低施工对沿线既有运营线及周边同步在建工程的影响是本工程施工的重难点。西乡站~宝安站区间下穿规划地铁线2次,宝安站~前海站区间共下穿既有运营线5次,竖向净距约5.06~20.3m,近距离下穿安全风险高。宝安站涉及与远期规划9号线三期换乘,预留与既有5号线的连接通道空间;前海站涉及与既有1、5、11号线及远期规划的西部快线平行换乘,对既有车站的结构改造以及基坑开挖施工,均对既有车站的运营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前海站与东侧紧邻的T1~T8地块基坑及上盖物业同步实施,前海站~终点区间施工与周大福前海金融中心和桂湾片区地下车行联络道二期工程的共用基坑同步施工,建设时序以及边界条件的稳定等方面需要充分协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运营线路和周边同步在建工程结构的安全,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本工程施工的重难点。
(3)确保沿线和谐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本工程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南端延长线,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社会各界关注。但也面临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和管理风险,譬如:线路穿越宝安老城区,周边环境较复杂,交通疏解与围蔽、市政设施拆除及管网线网改迁,均会对周边居民的出行及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周边的营商环境;施工产生的机械噪音、振动、废水等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施工作业中的地表开挖、施工出渣、土石方工程和运输过程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空气环境;车站基坑开挖、区间隧道施工易造成既有地铁线、既有市政桥梁及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变形,降低其结构的使用功能;前海区周边在建工程多,施工时需兼顾各相关方的利益,对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维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沿线和谐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
(4)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是本工程控制的难点。本工程沿线的不良地质主要有:人工填土(填块石)、软土(海陆交互相沉积淤泥、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风化岩及残积土、花岗岩差异风化层等。差异性风化岩中可能存在球状风化孤石和基岩突起上软下硬段,导致刀具磨损严重,姿态难以控制,易发生喷涌,地面沉降控制难度大;人工填石层、淤泥地层容易导致明挖车站及工作井围护结构成槽困难,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部隆起,导致结构失稳;富水、全强风化花岗岩、粉质粘性土地层下矿山法施工,易引起隧道结构变形、洞身坍塌、成本增加等施工风险。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是本工程控制的难点。
(5)专业复杂、接口众多,通过组织和协调,实现各专业无缝对接,快速推进工程进度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本工程主要包括前期工程、土建工程和常规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需负责统筹现场各个前期工程专业(包括业主另行委托的前期工程承包商),包括场地、进度、工序、文明施工以及地盘管理等,协调任务繁重;在做好合同范围内各专业内协调的同时,作为地盘综合管理单位还需负责轨道、供电、接触网等其它十几个专业的接口协调,具有“工期紧、接口密、空间小、穿插多、管理严”的特点。此外,本工程施工还涉及与各级管理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物业开发商、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综合交通枢纽等相邻工程的其他协调。如何做好现场的施工组织和协调,实现各专业无缝对接,快速推进工程进度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
(6)应用推广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传输,提高项目自动化水平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按照合同要求,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既有地铁运营线、盾构大型机械设备、其他重要建(构)筑物等关键工点及地下水采取自动化监测技术,同时将将“智慧工地”、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化融合,促进工程安全和管理的提升。
(7)区间下穿(侧穿)建(构)筑物基础、重要管线及河涌等特殊地段的施工,车站临近建(构)筑物的施工是本工程实施的重难点。本工程区间隧道下穿(侧穿)市政人行天桥桩基7次、立交桥桩基1次、地下通道2次、重要建(构)筑物9次、河流3次,近距离施工安全风险高;其中2处矿山法施工段,需破除桂湾一路地下市政道路、桂湾片区地下车行联络道部分桩基础(涉及56根围护桩、40根立柱桩、140根PHC管桩),破除施工对既有建(构)筑存在一定影响。宝安站周边近邻至少5个社区和1个社区公园,与既有建(构)筑水平净距约6.5~25.4m,对建(构)筑物的安全保护要求高;前海站左线与前海枢纽地块共用围护结构,其中T2、T4地块已施工,需做好对既有地块结构的相关保护工作。综上所述,以上地段施工是本工程实施的重难点。
(8)填海地层深埋矿山法施工是本工程实施的重难点。宝安站~前海站矿山法区间、前海站大里程端折返线隧道均采用矿山法施工,平均埋深约25m,地质条件差,透水性强,地下水位高,结构质量控制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矿山法区间、折返线隧道均提前采用MJS加固,对加固工艺、效果要求高;矿山法区间采用冷冻法注浆加固,冻结孔成孔质量要求高。因此,矿山法施工是本工程实施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