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致初心】弘扬长江大桥精神 匠心铸造精品工程
——南京地铁11号线长江大桥北站建设纪实
来源:南京项目部 作者:彭明刚 时间:2025-05-07 字体:[ ]

【编者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电建铁路人以匠心铸造品牌,以品质致敬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明德善建,品质至上”。今天报道的是南京项目部的《弘扬长江大桥精神 匠心铸造精品工程》

 

长虹飞架大江流,南北通途壮九州。

铁索横空连碧落,钢梁矗立砥中游。

车驰桥上如龙舞,船过桥头似雁浮。

此景此情谁可画,天工开物写春秋。

这首《七律·南京长江大桥》作品描绘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宏伟景象。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座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伟大桥梁,不仅是我们童年课本里那么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一代人童年心中的美好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民族的骄傲,一种伟大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五一”期间,由公司承建的南京地铁11号线长江大桥北站的建设者们扎根岗位一线,以坚守彰显责任担当,以汗水谱写劳动赞歌,大力弘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合力奏响劳动光荣的动人乐章。

弘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长江大桥北站开工之初,便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一是车站紧临南京长江大桥北岸,车流人流量巨大,交通极为繁忙。如何制定最科学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既不影响正常交通,也要便于正常施工;二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年代已久,在高水头长江漫滩地层中异型车站结构施工如何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大桥双曲拱桥影响最小。

面对以上难题,南京项目部坚持独立自主、不等不靠,积极组织工区项目部提前谋划、部署研究,在交通疏解方案优化中,不断深化疏解方案比选,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对接,进一步细化交通组织方案,确定最佳导改方案,由原设计五期六阶段,调整为三期五阶段导改,有效缩短了施工时间。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地连墙墙缝全部采用MJS加固处理,对基坑内原有地勘孔进行再次加强处理,对钢支撑增设伺服系统等一系列加强措施,强有力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对大桥的风险影响降低至最低。

目前,大桥监测数据正常、上下桥交通顺畅无阻,长江大桥北站一期已封顶,二期基坑正在安全可控中顺利开挖。

弘扬不屈不挠、创新创造的拼搏精神

长江大桥北站作为南京地铁11号线施工难度最大,施工风险最高的车站,2024年已被南京地铁公司列为南京地铁建设十大风险之一。南京项目部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针对异型车站和后续长明区间盾构下穿长江大桥北引桥双曲拱桥,全力开展科技攻关,联合相关专业单位对长江大桥开展施工前期安全评估,对车站和区间施工开展工况数据模拟,第一时间为现场实际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考虑车站降水对双曲拱桥沉降影响,创新发明了智能化坑外水下回灌系统,有效保证水位正常。一系列的创新措施,赢来建设单位和其他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长江大桥北站在组织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第一时间遇到问题,第一时间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理念和长江大桥先辈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勤于创新’的争气精神,针对现场容易出现的难点要超前谋划技术方案,要深入一线研究,为长江大桥北站施工保驾护航。”南京项目部总工程师掷地有声地向科技攻关人员强调。截至目前,南京项目部科技攻关小组带领科技攻关小组成功克服了长江漫滩地层超深地连墙施工等施工重点难题,申报完成省部级工法2篇,发明专利2篇,实用新型专利3篇,与院校联合的重大科研课题1项正在按计划推进。

弘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走过了风雨50多年,南京长江大桥的雄姿并不因为其“高龄”而稍显褪色,今天仍是连通长江天堑的交通大动脉,这得益于大桥建设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长江大桥北站自开工以来,便严格把控质量这一关,坚持材料进场、加工、安装、成品保护等所有环节。在全力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项目管理团队始终将质量安全视为工程建设的核心命脉。质检团队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和“关键施工过程质量卡控制度”,对各施工环节进行全流程、精细化管控。测量工程师手持全站仪,对施工定位、板面标高等关键参数进行反复校核,以毫米级精度严格把控施工误差,切实兑现打造百年品质工程的庄严承诺。

2023年11月,江苏省住建厅安全质量督查组在检查过程中对大桥站实体结构质量给予了点赞。

弘扬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奉献精神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者曾为能参与这项国家工程而骄傲自豪,“人生难得几回搏”是他们共同的心声,“拼命三郎”是他们共同的称号。

参与长江大桥北站的建设者同样也是。南京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团队戏称长江大桥北站为“核中核”,始终将其作为全标段关键线路中的最关键站点实行全过程穿透式管理,每天参与现场班会,全力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工区项目部生产经理彭运虎,总是有常人使不完的“虎劲”,几乎放弃所有休息时间,全天候守在现场一线。“大桥站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出问题就是天大的事,绝不能出有一点差错”。他经常开会这样说。王道东、卢志伟,两个北方汉子,均为作业队队长,两人黑白两班交替,为考虑现场工作交接顺利,每人每天现场工作均不低于16个小时。还有钢支撑架设专业队伍、基坑降水专业队伍、基坑监测专业队伍、主体结构施工队伍等等,这些来自江苏、安徽、四川、湖北等省的工友均呈现了许许多多感人奋进的故事。正是由于他们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精神,不断汇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弘扬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鉴于长江大桥北站二期基坑距离南京长江大桥最近,仅45米。在基坑开挖前,南京项目部便第一时间组织工区项目部、各作业队伍主要负责人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参建长江大桥北站的荣誉感,高度重视二期基坑开挖的重要性和重大风险。组织实施过程中,各层级、各作业队伍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和能动性,听从指挥、配合默契、加班加点、日夜兼程,每日晚班会上各自提出意见和问题,项目部及时解决协调。为能够更好地发扬好凝心聚力的团结精神,南京项目部下达了节点考核目标,充分调动参建人员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截至“五一”前,基坑开挖进度已较计划提前3天。

大力弘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就是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传承自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2025年,南京项目部将以“双引双建”党建工程为抓手,继续弘扬好南京长江大桥“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团结精神”,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南京地铁11号线高质量建设,实现高质量履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