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要闻

唱响奋进之歌
——穗莞深城际项目双模大盾构始发纪实

发布日期:2023-09-08 信息来源:南方公司 作者:张凌玲 摄影:张凌玲 字号:[ ]

都说人如其名,穗莞深城际的建设进展就像它的盾构机名字“奋进号”一样卷。

骄阳似火,不负心中重任,工程人,化身“超燃斗士”,坚守一线,力战高温,做好每一道工序,打好每一步基础,保质保量安全地推进工程进度。

近日,穗莞深城际宝安站首台土压TBM双模大盾构在穗莞深城际西乡站至宝安站区间右线顺利始发,而在其背后是一群雄心勃勃的建设者们。

唱响统筹谋划“交响曲”

从大处谋划,从小处着眼,上下联动,落实责任,全力以赴护航“奋进号”顺利始发。

“奋进号”盾构机承担着穗莞深城际西乡站至宝安站区间右线隧道掘进施工重任,该区间长约3.5公里,硬岩段长度约2.5公里,最大纵坡26‰,区间隧道埋深20.75米至57.46米,穿越地层主要为中风化岩层、微风化岩层。盾构施工前期,根据地质条件,地层的强度、软弱度、地下水量、水压强度、开挖面大小、转弯半径、覆土厚度、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分析选择此台盾构机。盾构机的选型正确对于施工的技术水平及施工的成本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司及项目部高度重视盾构机选型及适应性、可靠性分析工作,组织多次设计联络会,参建各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期间根据市场上同类型盾构机掘进出现的故障和缺陷,多次向盾构机厂家发函增加针对性设计,以确保区间盾构施工安全。

7月19日,盾构始发段主体结构封顶,为盾构机进场组装和始发提供了场地条件。项目部围绕皮带机设计相关技术问题、盾构机吊装下井组装调试、盾构始发掘进等重点难点,进行了充分的预先分析和谋划,从“人、机、料、法、环”制定了盾构始发前各项工作的卡控表,定目标、定要求、定节点、定责任人,明确了“事前预防、过程管控、结果负责”的原则,将责任分解到个人,真正落实“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时间紧任务重”,这对于盾构经理杨宇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词了。针对盾构机自身重量大,结构复杂,吊装井距洞门12米空推难度大,组装精度要求高等情况,杨宇带领团队优化施工方案,决定采用始发托架+钢筋混凝土导台施工来进行盾构始发,降低施工风险。但困难一个接一个,时间对于工程建设者来说总是不够用的。为完成业主要求的提前始发节点目标,杨宇组织紧急会议,在通过班子会讨论一致通过后,决定将导台浇筑使用的混凝土由C35换成C50,混凝土强度大大提升,以此来压缩混凝土成型并达到规定强度的时间,为后续盾构机组装施工赢得了更多时间,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今天进展比较明显,但盾构井和地面材料清理的压力还比较大,周一要全面完善细节布置。”在距离始发仪式越来越近的日子里,盾构队队长廖维必须确认好施工现场的每一处细节。

精心谋划,精细管控,体现了项目是一个智慧与谋划的工程。只有做到穿透管理,才能保证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受控,确保项目平稳运行。

唱响安全生产“进行曲”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项目部始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实行班前安全讲话、班后总结,开展日检查、周检查等活动,确保项目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盾构机刀盘吊装、组装、焊接作业与龙门吊安装、主体结构满堂架拆除与临建施工,这么多同步进行的、复杂的立体交叉作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安全考验。盾构机单体吊装最重达到182吨,高峰期同时存在10余台焊机共同焊接,用电安全问题也异常严峻,必须要有高强度风险管控。

“安全管理要严在平常,抓在日常,只有做好了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才能保证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只有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实做细,才能不出事,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一个习惯逢会必讲安全、工作先谈安全。从身边的小事讲,从周边的事例谈,如果说讲与谈是破题,贯彻落实才是答题。”说起安全管理,项目安全总监谢志可谓如数家珍。

没有外出的日子里,谢志每天都会紧盯在施工现场,巡视每个工作面,一圈检查过后,没有问题他才能安心开展一天的工作。夜间施工整夜在一线施工现场更是家常便饭,他经常下班前巡查一圈,确保现场安全无隐患。

“领导交代过钢丝绳不合格不准吊;领导交代过起重超载不准吊;领导交代过看不清起落点不准吊……”干工程的都耳熟能详。

为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事故风险,项目部特意定制高可见度的反光背心,印上起重作业“十不吊”内容,根据施工进度及现场吊装存在问题定期不定期组织吊装作业专项安全培训,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全员教育。

“停下,快停下,安全帽带没戴好怎么能开始干活!”听到喊声,现场作业的人员立即停下手里的活儿,佩戴好安全帽,重新开始作业。在施工现场,安全员李向阳对待安全工作认真细致,现场施工人员远远看见他,都会下意识地摸摸安全帽、看看劳保着装,相互打量一番,确认过眼神,才能安心作业。别看李向阳年纪小,遇到违章作业的人员可是一点不留情面,遇到特种作业人员没有随身携带操作证和“三违”行为坚决说“NO”。

为确保盾构机顺利始发,设备吊装、组装、焊接、调试期间项目团队全程盯控,精心策划,加强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严格把控设备各个环节,密切关注设备动向。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坚持“保质、保量、保进度”的理念,快速有效解决疑难杂症,降低故障率,提升技术服务,保障设备安全、高效、平稳掘进。

唱响高温下的“协奏曲”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进入三伏天的深圳,高温酷暑,上蒸下煮,埋头忙碌在一线的工程人,更是承受着严峻的“烤”验。

在盾构机内,负责电焊的刘师傅忍受着火焰的炙烤,精细地焊接着盾体,汗水刚落地就被电火花的高温烤热蒸发。叉车司机小杨在热浪和噪声交织中,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又被烈日烤干,留下了花白的纹路。这一幕幕场景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

就在工地上站了不到10分钟,笔者脸上、背上就出了一层汗。不远处,又来了几位作业人员,他们正将钢筋搬到作业面上。刚来穗莞深项目工地的小刘一边走着一边用手在额头上抹,待走近时,小刘憨憨地对笔者说:“湿透了吧?我们这一天,全身能湿透好几次,衣服都能拧出1斤水。项目部为我们准备了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还是非常贴心的,你跟我们去喝点?”说完就急匆匆往茶水间赶去。

“这几天,基坑里的温度都超过40度,让人感觉闷热难耐,每天喝掉7、8瓶水,却不用上厕所,都通过汗排出来了。”在盾构井组装区域见到大汗淋漓的盾构技术负责人杨涛,“90后”的他干这一行已有4年,工作服汗透贴着皮肤。

基坑内虽然不用直接感受赤日炎炎,但地下的闷热是对建设者的另一种考验。现阶段正处于施工关键期,为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项目部持续开展送清凉活动,组织调休施工,并不间断供应防暑降温物资;利用早班会普及防避暑知识的学习,教育施工人员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协调时间节点,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做到有安排、有部署,确保高温天气下,员工人身安全和生产接续。

正是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工程人顶烈日、战高温,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高效推进右线盾构顺利始发。他们定格了这个夏天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在岗位上尽情挥汗如雨,以坚守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穗莞深城际项目双模大盾构始发的背后,是一位位电建建设者奋进的身影,是电建人一代一代传承的艰苦奋斗精神。他们将继续为项目建设前行着,向着最后的胜利冲刺!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